瀝青旋轉薄膜烘箱(RTFO)是模擬瀝青在施工加熱、攪拌及短期使用過程中 “熱氧老化" 的核心設備,主要用于測定老化后瀝青的針入度、延度、軟化點等性能指標。其操作涉及高溫、機械旋轉,需嚴格遵循安全規范與試驗標準,以確保人員安全、設備正常運行及試驗數據準確。以下從操作前準備、操作中監控、操作后處理三大維度,梳理關鍵注意事項:
一、操作前:檢查與準備 —— 規避 “先天風險"
操作前的全面檢查是避免事故和數據偏差的基礎,需重點關注設備狀態、試樣準備及環境安全:
1. 設備系統檢查
電氣安全檢查:
確認設備電源線、插頭、接地線完好(無破損、松動),接地電阻需符合安全標準(≤4Ω),避免漏電;檢查溫控器、計時器、電機開關等按鈕是否靈敏,顯示屏是否正常顯示(無亂碼、黑屏)。
加熱系統檢查:
打開烘箱門,觀察加熱管是否完好(無斷裂、鼓包),烘箱內部保溫層是否脫落(若脫落會導致溫度不均勻);提前空載啟動設備,測試溫度升至設定值(如常規瀝青 163℃、改性瀝青 175℃)后,保溫 30 分鐘,確認箱內各點溫度偏差≤±1℃(用多點溫度計校準)。
旋轉系統檢查:
確認試樣瓶支架(轉盤)轉動靈活,無卡頓、異響;手動轉動轉盤,檢查轉速是否符合標準(國標 GB/T 5304-2018 要求轉速 15±0.2 r/min),若轉速偏差過大,需調整電機皮帶松緊或校準電機參數;檢查試樣瓶卡槽是否完好,避免試驗中試樣瓶脫落。
2. 試樣準備規范
試樣量精準控制:
按標準要求,每個試樣瓶需裝入35±0.5g瀝青試樣(改性瀝青可按標準調整),試樣量過多會導致薄膜過厚、老化不均勻,過少則薄膜易破裂,均影響老化效果。
試樣瓶清潔干燥:
試樣瓶需提前用溶劑(如三氯乙烯)清洗,去除殘留瀝青,再放入 105±5℃烘箱中烘干 2 小時,冷卻至室溫后使用;若瓶內有油污、水分,會污染試樣或導致加熱時產生氣泡,干擾試驗。
試樣預處理:
瀝青試樣需提前加熱至 “流動狀態"(溫度不超過軟化點 + 100℃),攪拌均勻(無結塊、雜質),避免因試樣不均勻導致老化后性能波動。
3. 環境與防護準備
實驗室環境要求:
設備需放置在通風良好的實驗室(建議配備排風系統),避免陽光直射、遠離水源及易燃物品(如酒精、汽油);實驗室溫度保持在 20±5℃,濕度≤65%(濕度過高可能影響設備電氣壽命)。
個人防護裝備:
操作人員需穿戴耐高溫實驗服、防燙手套、護目鏡,避免高溫瀝青濺落燙傷皮膚或眼睛;若瀝青揮發物(如輕組分)濃度較高,需佩戴防毒口罩(過濾棉需定期更換)。
二、操作中:監控與規范 —— 把控 “過程安全"
試驗過程中需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態,嚴格遵循操作流程,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事故或數據失效:
1. 溫度與時間控制
升溫速率合規:
按標準要求,從室溫升至設定溫度的時間需控制在30±5 分鐘,不可過快(如強行調高溫控器設定值),否則會導致瀝青 “局部過熱"(而非均勻老化);若升溫過慢(超過 40 分鐘),需檢查加熱管是否故障或電源電壓是否穩定(電壓過低會導致加熱功率不足)。
保溫時間精準:
溫度達到設定值后,啟動計時器,保溫時間嚴格按標準執行(如國標要求老化時間為75±1 分鐘),不可隨意縮短或延長;若試驗中途停電,需立即記錄停電時間,恢復供電后若總停電時間超過 10 分鐘,需重新取樣試驗(中途降溫會導致老化不連續)。
2. 旋轉與試樣監控
轉速實時確認:
試驗過程中,每 15 分鐘觀察一次轉盤轉速(可通過秒表計數:1 分鐘內轉盤轉動 14-16 圈為合格),若轉速突然變慢或停止,需立即停機檢查電機是否過載(如試樣瓶卡頓),不可強行啟動(否則會燒毀電機)。
試樣狀態觀察:
透過烘箱觀察窗,實時查看試樣瓶內瀝青是否有泄漏(若泄漏會導致烘箱污染、溫度波動)、是否產生大量氣泡(若氣泡過多,需確認試樣是否含水或加熱管是否局部過熱);若發現異常,需立即停機,待降溫后處理(不可高溫開門,避免熱氣灼傷)。
3. 安全操作禁忌
禁止在烘箱內放置非試驗物品(如工具、溶劑瓶),避免高溫引發火災或污染試樣;
禁止在設備運行時打開烘箱門(除非緊急情況),開門會導致箱內溫度驟降,需重新升溫并延長試驗時間,且熱氣可能灼傷面部;
禁止用手直接觸碰旋轉中的試樣瓶支架,避免機械夾傷。